Search

【紙本存在的意義】

《#Vogue》台灣版換新總編之後,內容跟封面都耳目一新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紙本存在的意義】

《#Vogue》台灣版換新總編之後,內容跟封面都耳目一新。

終於不再是全身華服、眼神姿勢都很空洞的女明星。

其實我認為女明星可塑性都很高,可惜經常被拍死了,我常常看著她們嘴唇極度放鬆、眼神迷離的照片,內心思索:這樣的表情就是時尚嗎?我不太理解。

總編輯 #孫怡 試著找出明星們的原生態度與靈魂,結合時代議題,發掘台灣之美。

她拍花蓮太魯閣風景,找台灣四位新銳女模當封面人物,告訴大眾:除了女明星之外,時尚還有其他選擇。

當然,女明星還是得拍,只不過這幾期的《Vogue》明顯是活了起來。

她除了讓台灣被看見,也讓女明星的相片不再這麼蒼白,找回她們的靈氣。

千年之後,當後人挖掘紙本出土,我們希望他們能窺見什麼?

如果是報紙,或許可以讓他們知道當年發生什麼事情。

但時尚雜誌呢?除了當年的流行趨勢跟總是那幾位臉孔的女明星,我們是不是能再開發新議題?深入探究當代時尚與人文面向?

或者是…我們有沒有可能讓後人看見,我們其實有其他的審美?其他那幾張臉之外的新可能?

孫怡本身就是一個KOL,有別於傳統媒體不能發展網紅的陳規,她贊同網紅與媒體結合,相互烘托,她確實有遠見。

對於雜誌核心,她明白既然《Vogue》是時尚聖經,它勢必得帶出除了時尚之外的東西,那就是:緊扣大時代,不要墨守陳規。

並非外國的月亮比較圓,台灣也有值得的亮點被世界看見。

筆者私心期待,孫怡能看見台灣宮廟之美。

之前和在英國從事藝術品拍賣的朋友聊過,由於中國五千年文化背景,使得他們的建築、庭園造景都是非常有意義的,而他們有名的多數是這些。(例如:紫禁城、岳陽樓、萬里長城、白馬寺……)

然而,台灣的宮廟確實獨一無二。在於1945年國民政府迫遷來臺,許多泉州、漳州等沿海地帶人民為了重拾原鄉的信仰,因此積極蓋廟,台灣宮廟數量有1萬多間,比超商還多。

宮廟,是台灣很厲害、極具特色的一環。

期待孫怡繼續挖掘台灣之美,然後把女明星的鏡頭靈氣找回來吧~

話說四月號的 #陸弈靜 結合環保主題系列太厲害了,讓她看起來就像個大地之母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名人採訪編輯,熱愛寫人寫物的筆耕者。 工作邀約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